玉林: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于7月19日10时,在广西新闻发布厅举行“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五个更大’重要要求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邀请玉林市委副书记、市长白松涛,玉林市副市长石红艳,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玉林市委副书记、市长白松涛介绍说,玉林区位优势突出、产业集聚厚实、商贸物流发达,融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北部湾经济区“两湾”联动发展,推动“两湾”产业融合,具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得天独厚优势。近年来,玉林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着力强工业兴产业、兴商贸拓市场、稳农业兴乡村,全力推动玉林高质量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934.6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2167.5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广西首个突破2万元大关的市。
一是坚持工业主导,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玉林是广西的重要工业基地、全国最大的内燃机生产基地、日用陶瓷生产出口基地,被誉为世界裤子之都。我们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扶企业、强产业、上项目、扩规模,先进装备制造、先进新材料、医药食品、轻工纺织等产业加快聚链成群。玉柴本地配套率从2020年的31%提升至2022年的45%,玉柴机器王牌动力,玉柴品牌连续18年领跑内燃机行业。总投资1300亿元的华友70万吨锂电项目荒山建园,从零起步,三年磨一剑,一期9个子项目全部竣工投产、二期项目陆续开工建设,一座世界级锂电制造城在北部湾之滨拔地而起,改变了玉林过去“一企独大”“一业独大”的状况。玉林国际香料交易市场年交易额达260亿元,有力推动医药食品产业发展。采用污染集中治理、水电气热统一供给的模式,建成玉林节能环保产业园,实现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升级发展,产业配套率超95%。转型升级持续提速,陶瓷产业从日用陶瓷向先进陶瓷新材料拓展,板材家具生产全流程共享,智能化、自动化改造成效显著。2022年全市工业投资增长32.6%,连续3年排广西前列,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85.2%;新增规上企业134家,数量创新高。现有超百亿产值龙头企业2家,50亿级企业3家,10亿级企业20家;产值超200亿元园区1个,超百亿元园区5个。
二是坚持商贸带动,加快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玉林素有“千年商埠”“岭南都会”美誉,是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全国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我们深入实施“商贸富市”战略,创新消费场景,提升专业市场,联动商旅文体,着力恢复和扩大消费。202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8%,总量稳居全区第一方阵,最终消费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0%左右。玉林是全国最大的香料集散地、交易中心、定价中心,中国80%、世界三分之二以上的香料在玉林集散,成功举办第七届中国调料行业大会暨玉林国际香料高峰论坛,进一步擦亮了“南国香都”“中国南方药都”品牌。着力推动文旅文创深度融合,打造15家4A级景区,打响“岭南美玉·胜景如林”文化旅游品牌,“龙腾端午·潮起玉林”端午文化嘉年华得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主流媒体报道。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接待国内游客3000万人次,增长20.1%;实现旅游收入300亿元,增长8.8%。
三是坚持农业支撑,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玉林是广西农业大市,粮食单产水平、家禽和生猪出栏量、畜牧业产值均居广西第一,三黄鸡出栏量占广西的60%,生猪养殖量占广西的20%,是全国著名的荔枝之乡、桂圆之乡、百香果之乡、三黄鸡之乡、沙田柚原产地、全国生猪调出大市。我们坚持稳粮食、保果蔬、扩林业、强畜禽、兴牛羊、壮渔业,推动农工融合、农旅融合、农商融合,促进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坚持“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形成了玉林三黄鸡、陆川猪、博白桂圆、容县沙田柚、北流荔枝和百香果等特色优势产业,有“容县沙田柚”“玉林八角”“兴业茶”“陆川猪”等国家地理标志25个。规划建设香料加工产业园、陆川猪产业园、玉林牛腩粉产业园等农产品加工园区。成立玉林市预制菜研发中心,组建产业联盟和产业协会,推动制定预制菜地方标准。成功创建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44个。
下一步,玉林将全力做优一产、做精二产、做强三产,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壮美广西的玉林篇章,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添砖加瓦、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