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闪腰”的人注意了!

经常“闪腰”的人注意了!

人体一共有 5 节腰椎,每个椎体周围有韧带、肌肉组织,相邻的椎体之间还有 " 弹性减震装置 ",即椎间盘。椎间盘、韧带、肌肉三者共同维持着腰椎稳定,保证腰部能灵活地完成前俯、后仰、侧弯等动作。如果腰部突然运动或发力,腰椎周围组织未能迅速做出反应,或腰部肌肉、韧带力量欠佳,活动幅度超出极限时,便可出现软组织拉伤,甚至肌肉撕裂、韧带断裂,造成明显疼痛,即 " 闪腰 "。

1. 韧带或肌肉损伤。通常," 腰闪了 " 是指腰背部急性扭伤,多是韧带、肌肉等软组织受损造成的。外力撞击、超负荷负重、脊柱过度扭转牵拉,或长时间维持固定姿势等,均可可能导致软组织受损,产生无菌性炎症。这种 " 闪腰 " 常有牵扯或撕裂样疼痛,可出现局部肿胀,活动也会受限。

2. 腰椎小关节紊乱。除了前方的椎骨、椎间盘,腰椎后方左右各有一个小关节,与椎间盘形成稳定的三角。但腰椎本身的结构不太稳定,如果加上外伤、退变等原因,可加重小关节负担,导致半脱位、脱位或滑膜嵌顿,出现腰椎小关节紊乱。腰 " 闪 " 在这里,腰椎活动会明显受限,出现腰背部胀痛或酸痛,严重时可放射到臀部、大腿,甚至导致卧床不能起、翻身困难。

3.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的人,尤其是老年群体,突然打喷嚏、搬重物等,都有可能发生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也就是椎体被 " 压扁了 ",情况较为严重。如果椎体压缩程度不大,疼痛不剧烈,可选择保守治疗,比如卧床休息、热敷、功能锻炼、支具固定等。

闪腰后第一件事,最好是卧床休息,减少肌肉筋膜组织受力和腰椎压力,帮助缓解疼痛。伤痛较轻的患者,可以通过热敷、贴膏药缓解局部疼痛。若是超过三天病情没有缓解反而加重,就要立即就医,尤其是这四种情况:1. 腰痛伴有臀部或下肢疼痛、麻木、无力,甚至大小便障碍等压迫神经的症状;2. 腰痛不愈,持续 1 周以上,且没有缓解趋势;3. 习惯性 " 闪腰 ",已影响正常生活;4. 疼痛加重,休息无法缓解,伴有晨起腰背部僵硬。另外,剧烈运动时发生的闪腰,很难自己恢复,建议到医院就诊。

3 个提醒帮你护腰:

1. 强化腰部力量。一些患者闪腰后,可能出现反复闪腰的情况,女性患者较多见,这大多是因为腰椎不稳、腰背部肌肉锻炼不够。建议这部分人群有针对性地做一些加强腰背部力量的锻炼,如游泳、小燕飞等。

2. 控制体重。体重过大会增加腰部负担,更容易引起腰痛。

3. 避免不合理的姿势。站立时,上半身的重量由下半身支撑,腰部负担相对较小;搬重物时,身体容易前倾,上半身的重量只能靠腰部支撑,腰部负担变大,椎间盘的负荷增加。当前倾动作过急且反复,椎间盘中的 " 髓核 " 会向后移位,增加闪腰风险。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免责声明· 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8-2020, 中国观察者报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信息维权、举报:853029381@qq.com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 中国观察者报 对此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