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蟹一个可称斤,酒美三杯真合道”——朱敦儒与酒

中国是诗的国度,也是酒的国度,诗与酒在中国文学史上有源远流长的不解之缘。早在《诗经》就有 " 此有春酒,以介眉寿 "、" 万亿及姊,为酒为醴 " 等诸多记载。后代诗人往往手扶金樽,以酒助长意趣、激发诗情。阮籍的借酒狂狷、陶渊明的寓酒桃源、杜甫的杯酒寄国、苏轼的把酒叩问,他们或饮酒作诗,或诗中寓酒。以诗酒解愁,逃避现实的苦难;以诗酒自娱,沉溺人生的享受;以诗酒寓怀,感慨生命短促;以诗酒为志,追求不朽人生。处于南北宋之交这一离乱时代的朱敦儒亦是其中佼佼者。

“肥蟹一个可称斤,酒美三杯真合道”——朱敦儒与酒

朱敦儒词中多 " 酒 "。在其流传下来的 246 首词中,直接或间接涉及 " 酒 " 的词高达 134 首,占 54%。其中出现 " 酒 " 意象 83 次,出现 " 醉 " 意象 40 次,出现 " 酒器名 " 意象 43 次。走进他的词,我们可以感受到浓醇的酒香、伤感的酒愁、疲惫的酒影、悠闲的酒趣。时代的悲剧,国家的不幸、词人浮沉不定的生命历程使其词中的 " 酒 " 呈现不同的情感内涵和美学意蕴。

朱敦儒在北宋生活了 45 年 ( 1081~1126 ) ,一直隐居洛阳,过着诗酒美人的疏放生活。此时的词作多写个人的闲情逸致,其间的 " 酒 " 意象承载更多的是醇香、欢娱、闲适、享乐。

这一时期最能代表词人诗酒情致的是其在醉酒中对权贵的俯视。其《鹧鸪天》云: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候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词的上片写留恋山水清音,词人心胸亦是坦坦荡荡," 疏狂 " 是上天恩赐的礼物,支风使雨,乘云借月章,与天地同在。下片写傲视权贵,不愿在朝为官,视富贵如浮云,正如孔子曾言:"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可以说这种 " 几曾着眼看候王 " 的高洁志行内蕴的人格魅力是与李白 "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 思想一脉相承的。在山水中寄情诗酒,有诗有酒有花,候王又算得了什么," 诗万首,酒千觞 " 是何等的超脱与清拔," 且插梅花醉洛阳 " 又是何其逸性横飞。当然,词人诗酒中留恋山水清音,事实上更多的还是 " 行歌不记流年,花间相过酒家眠 " ( 《临江仙》 ) 的风花雪月、光景流连。

“肥蟹一个可称斤,酒美三杯真合道”——朱敦儒与酒

1127 年的 " 靖康之变 ",金人入主中原,劫走了徽、钦二帝,灭掉了北宋,亦打破了朱敦儒的春梦。美好的事物,至爱的亲朋,平和的生活顷刻间灰飞烟灭。词人之后度过了七年的零落漂泊生涯。国破家亡的惨痛变故,长达数年的流离颠沛,无不使词人深感悲愤。这一时期,其词一变往日的闲适、疏狂而满怀激越的呐喊、沉痛的感慨,意境变得广阔,格调变得苍凉,寄予了无限的黍离之悲、家国之叹。此时的 " 酒 " 流泻的不仅仅是个人命运的悲叹,更蕴涵了一种深沉的社会忧患意识。

其《芰荷香》:

远寻花。正风亭霁雨,烟浦移沙。缓提金勒,路拥桃叶香车。凭高帐饮,照羽觞、晚日横斜。六朝浪语繁华。山围故国,绮散余霞。无奈尊前万里客,叹人今何在,身老天涯。壮心零落,怕听叠鼓掺挝。江浮醉眼,望浩渺、空想灵槎。

词中出现了四个有关 " 酒 " 的意象 : " 饮 "、" 羽觞 "、" 尊前 "、" 醉 "。一个动作,一个结果,两个酒器名。全词运用了反衬对比的手法 : 上片写昔日生活。其中的 " 酒 " 是要 " 凭高帐饮 " ,显得那么悠闲诗意,享受着盛世繁华 ; 酒器亦是用 " 羽觞 " ,显得那么风情雅致。如今却是心中无限忧愁,尊前无奈,酒亦无能释怀。无计可施,只好任凭一醉后 " 空想灵槎 ",希冀有只达天庭的仙舟,能帮自己逃离这现实的苦海。

得友人的引荐,朱敦儒于绍兴三年 ( 1133 年 ) 开始了其长达 16 年的仕宦生涯。表面看来,朱敦儒官运亨通,一帆风顺 ; 实际上,词人心里流露出失望与悲哀。随着以淮河为堑的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和相对稳定,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无心北伐,以秦桧为首的投降派对异己更是残酷打击。在这种险恶的政治形势下,恢复失地的希望变得越来越渺茫,作为与主战派交好的朱敦儒,不能不感到深深的悲哀。这种情绪在 " 酒 " 中得到了见证。

“肥蟹一个可称斤,酒美三杯真合道”——朱敦儒与酒

《风流子》一词云:

吴越东风起,江南路,芳草绿争春。倚危楼纵目,绣帘初卷,扇边寒减, 竹外花明。看西湖、画船轻泛水,茵幄稳临津。嬉游伴侣,两两携手,醉回南浦,歌遏南云。有客愁如海,江山异,举目暗觉伤神。

词人想到故园的遥不可及,朝廷的不思光复,不禁黯然神伤。于是极力想在 " 痛饮狂歌 " 求得哪怕是暂时的解脱。可是 " 酒台空,歌扇去 " ( 《苏幕遮》 ) 的尴尬让词人倍受精神上的煎熬,如蚕在茧中,不可自拔。有时即使有酒,亦无法消解耿怀于恢复大业却不能实现的痛苦与迷惘。

《苏武慢》的下片云:

谁信得、旧日风流,如今憔悴,换却五陵年少。逢花倒躲,遇酒坚辞,常是懒歌慵笑。除却天威,扫平狂虏,整顿乾坤都了。共赤松携手,重骑明月,再游蓬岛。

词人本有 " 除却天威,扫平狂虏,整顿乾坤都了 " 的期望,然随着期望的幻灭与落空,词人感到一种 " 逢花倒躲,遇酒坚辞,常是懒歌慵笑 " 的内心深处的挣扎。词人是把 " 酒 " 当作精神的家园和避难所的。儒家入世理想的失败与幻灭,使过去所信奉的高蹈出世、避祸全身的老庄思想得到了复活的契机。这种思想又在杯酒中流泻与倾诉。" 肥蟹一个可称斤,酒美三杯真合道 " ( 《西湖曲》 ) 、" 试看何时有,元来总是空。丹砂只在酒杯中 " ( 《风蝶令》 ) ,恢复失地的理想渐渐冷却,愤懑、失望的心亦渐渐平静,起而代之的是那份久违的闲适生活的向往。

“肥蟹一个可称斤,酒美三杯真合道”——朱敦儒与酒

在宋代,朱敦儒无庸置疑是大量创作饮酒词的作家,其词中有着浓郁的宋代酒文化气息。其词中虽也有酒香、酒愁、酒思、酒趣,但是没有李白那种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黄金白碧买歌笑,一醉累日轻王侯 " 豪爽傲岸的人格魅力,没有杜甫那种 " 不须闻此意惨怆,生前相遇且衔杯 " 沉郁的忠君情怀,没有苏轼那种 "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 " 阔大永恒的人生感悟。他词里的 " 酒 " 少了些大家之气。虽如此,我们依然可以在其 " 酒 " 中触摸到词人复杂矛盾的情感历程,依然可以感受到那个苦难时代的苦难灵魂,依然可以领略到中国诗酒文化的无穷魅力。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免责声明· 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8-2020, 中国观察者报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信息维权、举报:853029381@qq.com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 中国观察者报 对此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