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西南证券“买入”评级,这家药企业绩已出现拐点

新快报讯 日前,西南证券发布研究报告。该研报认为,基石药业研发新引擎路径清晰,业绩拐点已经出现,预计公司 2023-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6.55 亿元和 9.52 亿元,成长确定性强,管线落地在即,给予公司 2023 年 13 倍 PS,对应目标 7.56 港元,首次覆盖,给予 " 买入 " 评级。

据了解,基石药业已于 2021-2022 年获得四款创新药的十项新药上市申请的获批,成功上市的四款药物中,三款为同类首创的精准治疗药物,包括普吉华、泰吉华、拓舒沃,另一款为潜在同类最优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择捷美。

研报认为,2022 年是基石商业化小试牛刀的一年,而随着商业化团队的完善和商业化策略的深化,2023 年有望成为基石药业商业化腾飞的关键一年。基石药业近期公布的财务数据表明,2022 年收入预计不少于 4.7 亿元,同比增长 95.4%;商业化收入 3.9 亿元,同比增长 140%。2022 年度亏损预期较 2021 年大幅减少。现金方面,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公司现金、现金等价物预计超过人民币 13 亿元。

研报对三款精准治疗药物的市场情况进行了详尽分析,预测它们 2025 年销售额合计将突破 12 亿元。

普吉华是国内获批的两个 RET 抑制剂之一,2021 年 3 月获批上市,较同类药物塞普替尼上市时间快 1 年半,先发优势明显;普吉华现在获批两个适应症,并且关键适应症一线 RET 阳性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已经递交上市申请,有望于 2023 年上半年获批上市,获批后有望大幅提升普吉华的销售额;预计 2025 年普吉华销售额有望冲击 8.6 亿元。

拓舒沃是国内唯一一款上市的 IDH1 抑制剂,在国内已获批用于 IDH1 突变的复发 / 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考虑到艾伏尼布片是全球唯一一款获批一线 IDH1 突变急性 AML 的药物,同时也是全球唯一一款获批二线 IDH1 突变胆管癌的药物,拓舒沃未来将在国内陆续获批这两个新适应症;预计 2025 年拓舒沃销售额有望达到 1.9 亿元。

泰吉华是国内唯一一款获批用于治疗携带 PDGFRA 外显子 18 突变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药物;目前已获中国首部《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诊疗指南》推荐为一线用药,未来有望在国内获批用于一线治疗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和一线治疗惰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这两个新适应症;预计 2025 年泰吉华销售额有望达到 1.7 亿元。

研报重点强调,择捷美是首款可用于Ⅲ期 NSCLC 的国产 PD-1 单抗,在针对Ⅲ期 NSCLC 序贯放化疗后的巩固治疗中,临床仅择捷美一款药物,该独占市场每年新发患者达 4-5 万人,每人每年治疗费用约 10 万元,目前资本市场对这一适应症的销售潜力严重低估。考虑到择捷美现已在国内获批Ⅳ期和Ⅲ期 NSCLC 适应症,且用于治疗复发难治结外 NK/T 细胞淋巴瘤和一线胃癌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今年还会提交一线治疗食管鳞癌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研报预计 2025 年其国内销售额有望达到 10 亿元,中国销售峰值高达 20 亿元,由于基石药业与辉瑞共同开发国内市场,预期可获得巨额销售分成。

根据研报预计,一旦舒格利单抗完成从英国至欧盟的获批,三五年内有望达到 10 亿美元销售,基石药业则有可能获得千万美金级别的上市许可里程碑付款和每年上亿美元销售分成。

此外,研报还给出了基石药业多个在研管线的市场潜力预期:CS5001 是唯一一款处于临床阶段的国产 ROR1 ADC,一旦成药,全球市场空间将达到数百亿美元;CS1003 有望成为一线肝癌的 BIC 药物,国内峰值有望达 30 亿元。

此外,3 月 7 日,基石药业获上海证券交易所纳入 " 首批新增调入沪港通下港股通股票名单 ",这是沪深港通股票标的范围扩容后的首次调整。2021 年 9 月 6 日基石药业已纳入深港通股票名单,本次调整后基石药业将成为 A 股沪深两市港股通 " 双纳入 " 股票,有利于进一步吸引投资者的关注和参与,并提升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影响力。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免责声明· 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8-2020, 中国观察者报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信息维权、举报:853029381@qq.com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 中国观察者报 对此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