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康复医学会远程康复专委会成立,远程康复让好医生“走到身边”

现代快报讯3 月 5 日,第十一届金陵康复医学高层论坛、江苏省康复医学会远程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会议暨首届远程康复论坛,在南京成功举办。本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形式召开,吸引了百余位专家同道莅临现场,逾 2000 位观众在线观看。远程康复是一种相对比较有效的、安全的、可行的方式。医护人员可运用远程康复技术监测和管理患者的健康状况,督促运动训练的时间和频率,提供个性化康复指导,促进其适应性的行为改变,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最终改善疾病结局。近年来欧美国家已建立相对完善的远程呼吸康复体系,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临床获益。经过几年的筹备,江苏省康复医学会远程康复专业委员会当天正式成立,周林福教授任江苏省康复医学会远程康复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

江苏康复医学会远程康复专委会成立,远程康复让好医生“走到身边”

△通讯员供图

据悉,远程康复是在多学科医生团队指导下的自我疾病管理方案,个体化全面脏器功能评估及危险分层评估、个体化运动训练、专业的营养干预和心理支持。远程康复的学科发展将临床治疗以疾病为中心的关口前移至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中心。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呼吸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江苏省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江苏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周林福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携国内外 10 余位行业领军人物,共同分享了多个领域远程康复临床应用的最新临床研究成果,以前瞻眼光探讨远程康复的新机遇、新挑战、新趋势。

会议期间,众多医学大咖分享了他们的经验。来自荷兰 Maastricht 大学慢性器官衰竭康复中心 Martijn Spruit 教授阐述肺康复对于慢阻肺患者的积极作用,同时强调对严重慢阻肺患者做全面的康复前评估,是制定康复计划必不可少的环节。去中心化是康复医疗未来发展趋势,但趋中心化仍是不可避免的现状。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励建安院士着重描绘了康复医疗的远景,并阐述了实现康复去中心化的必要条件:治疗水平的同质化、患者及家庭康复观念的革新以及可穿戴装备、智能化监测和训练以及通讯渠道的完善等。

哮喘是具有遗传易感性的气道炎症性疾病,超过 70% 的中国哮喘患者控制不佳。其中过敏是影响哮喘控制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周林福教授指出过敏进程涉及基因 - 环境 - 免疫交互作用,强调重视过敏进程的全程管理,并明确抗 IgE 治疗双重控制过敏性炎症和气道炎症的临床治疗策略。

我国呼吸疾病流行状况与疾病负担长期被严重低估,呼吸疾病已成为 " 四大慢病 " 防控的突出短板。对于这些呼吸系统疾病,医学防治是一个整体,而呼吸康复是 " 群医学" 中重要的一环。江苏省人民医院胸外科朱全教授立足远程居家康复,提供了一种非药物的补充治疗方式,以期提高患者参与的积极性和依从性,降低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节省社会资源,满足需要进行长期呼吸康复治疗患者的需求。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一种以夜间睡眠反复暂停为主要症状,可导致高血压、记忆力障碍、卒中、心血管疾病甚至危及器官组织的常见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李善群教授以互联网医疗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为题,指出互联网医疗及可穿戴设备在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中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助力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以及具有诊疗能力的医疗机构面临预约检查、门诊随访大需求、长周期等难题的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免责声明· 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8-2020, 中国观察者报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信息维权、举报:853029381@qq.com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 中国观察者报 对此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