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怀山海,眼有星辰。浩瀚太空再度迎来中国人逐梦苍穹的身影。6月5日上午,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顺利送入太空,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发射告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采取径向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方式同空间站组合体对接。3位航天……
2022-06-05 19:26:04
-
6月1日17时,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发生6.1级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网友们表示,眉山、成都、重庆、绵阳均有强烈震感。本次地震,被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中国地震局联合建设的大陆地震预警网成功预警。据相关工作人员称,地震预警系统在芦山地震发生时第4秒发出预警,给雅安市提前9秒预警,给成都市提前29秒预警。如何利用好时间窗口据……
2022-06-02 09:00:48
-
5月30日,西湖大学特聘研究员郑钜圣团队联合中山大学教授陈裕明团队、南方医科大学教授周宏伟团队以《肠道菌群—胆汁酸轴连接了慢性失眠与心血管代谢病的正向关联》为题,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上。该研究首次揭示肠道微生物-胆汁酸轴可能介导了慢性失眠对心血管代谢病的不良影响,鉴定出介导慢性失眠与心血管代谢病正向关联……
2022-05-31 09:49:05
-
中国科学家提出一项通过太空望远镜开展的巡天计划,寻找距离地球约32光年的太阳系外宜居类地行星。如果实施,这将是国际上首次专门在近邻类太阳型恒星周围寻找宜居类地行星的空间探测任务。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项目负责人季江徽近日向记者介绍,探索太阳系外宜居行星是天文学的基础研究前沿之一,关乎“地……
2022-05-19 11:32:59
-
在哥伦比亚一处小镇竟然保存着“天然木乃伊”,这些木乃伊尸体已有100多年历史,不像埃及木乃伊一样,这些尸体都是自然陈放,历经百年仍然保存完整。尸体通常以躺姿摆放,一只胳膊放在另一只胳膊上。该陵墓位于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西南67公里处的安第斯山脉之上,为什么这些遗体会保存得如此完好,仍是一个未解谜团,此前一些专家认为这是因……
2022-05-17 11:23:56
-
太阳系诞生之初,星际空间中的气体分子云坍缩,中心部分形成了太阳,残余物质绕恒星旋转形成了一个扁平的原行星盘,这个时期也被称为太阳系的气体盘时期,行星成长在行星盘内,与盘中气体相互作用,轨道逐渐圆化并向内迁移。科学家尝试通过研究木星、土星、海王星等天体的动力学变迁,求索太阳系的成长历程。记者从浙江大学获悉,该校物理学院刘……
2022-05-17 01:18:28
-
北京时间5月1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对于显微等级的生物而言,它们爬行速度太慢了,有时它们可以搭载其他“交通工具”。例如:缓步生物可以通过被蜗牛吞入腹中实现远程旅行,它们在蜗牛肠道中逗留两天最终从肛门排出体外,伴随着一团粪便离开蜗牛,然后在新的区域繁衍生息。尽管这种旅行策略存在明显缺点,但对于小型缓步生物,搭载蜗牛旅……
2022-05-16 10:37:51
-
在这个变暖的世界里,全世界的森林会发生什么?因为大气中增加的二氧化碳而生长得更加高大?又或者因为极端温度和降水,生长受到抑制?这一切都取决于光合作用和树木细胞生长这两个树木生长限制因素中,哪个占据主导地位。这是树木生物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但长久以来,答案却不太清楚。在本周的《科学》杂志上,由犹他大学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
2022-05-15 10:00:30
-
由来自美国、德国和加拿大的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科研团队在最新一期《物理评论X》杂志上撰文称,他们在磁性材料Ce2Zr2O7上首次观测到了“量子自旋液体基态”,最新研究有望为量子计算机设计开辟新方向。自旋是电子拥有的与旋转有关的内部特性,正是自旋使磁铁内的材料具有磁性。在某些材料内,自旋会导致结构紊乱,类似于液体中的分子,因……
2022-05-13 11:05:39
-
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宣布将于5月12日公布“银河系中心的突破性成果”,可能是首次拍摄到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照片。2019年4月,EHT公布了人类拍摄的第一张黑洞照片,引发了全网热议,该黑洞被称为M87*。之后的研究又探究了与M87*相关的极端磁场,使科学家能够进一步了解黑洞周围的环境。但EHT不仅仅在研究M87*,它……
2022-05-11 15:17:03
-
什么是多元宇宙?在根据漫威漫画改编的最新电影《奇异博士2:疯狂多元宇宙》中,超级英雄们在众多平行宇宙间来回穿梭,每个宇宙相似而又不同。而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理论物理学家布莱恩·格林看来,在银幕上呈现多元宇宙并不是一件坏事——即使其中有一些恐怖电影式的情节。“我认为,如果这些想法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那真是太好了。……
2022-05-11 11:03:38
-
正值小龙虾季麻辣、蒜蓉、十三香……面对各种口味的小龙虾屏幕前的你是不是已经把持不住了呢?说吧!一次能炫几斤?近日关于小龙虾的各种话题#不要再吃爆炒小龙虾##小龙虾为什么一定要煮熟了##医生建议吃小龙虾1个人不要超过1斤#冲上热搜网友大呼:“臣妾”做不到啊!那么美味的龙虾怎么忍住只吃一斤?小龙虾有哪些营养?为啥不能多吃?……
2022-05-10 10:00:02
-
5月10日凌晨,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将搭载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给中国空间站带去新一波物资,为随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做准备。一起守望天宫,为中国航天加油!拍摄支持:SpaceLens……
2022-05-09 15:32:15
-
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在太空遨游半年的神舟十三号飞船在东风着陆场平安降落,在太空“出差”的3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安全顺利出舱,重回地球的怀抱。当公众还沉浸在神舟十三号返回的欣喜中,那些将航天员送上太空的幕后英雄们此时早已开始了他们新的航天任务。01十年追梦4月15日这天是周五,忙碌了一周的人们在北京……
2022-05-08 04:10:40
-
想要长寿,有一个秘诀看起来很简单。就俩字:少吃。在不挨饿、保证营养的前提下,限制热量摄入可以推迟衰老、预防与衰老有关的疾病,进而延长寿命。这种策略至少在很多动物实验中已经得到验证,从相对简单的线虫、果蝇到更接近人类的大鼠、灵长类动物。甚至还有一项名为“减少能量摄入的长期效应”的对照研究招募了一批人类志愿者,发现严格执行……
2022-05-06 11:00:23
-
一项模拟研究发现,在未来30年内,用肉类替代品取代全球20%的牛肉消费量,可以将森林砍伐和由此产生的碳排放减半。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5月1日《自然》。肉牛养殖是全球森林砍伐的主要驱动力,而养牛是甲烷的主要来源。该研究通讯作者、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科学家FlorianHumpen?der说,用肉类替代品代替牛……
2022-05-06 10:15:21
-
中新社合肥5月5日电记者5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及其同事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远距离的量子态传输方面取得重要实验进展:首次实现了地球上相距1200公里两个地面站之间的量子态远程传输。据介绍,千公里的距离为目前地表量子态传输的新纪录,向构建全球化量子信息处理和量子通信网络迈出重要一步。相关研究成果……
2022-05-06 10:09:17
-
北京时间5月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当登山者攀登珠穆朗玛峰时,通常都必须携带氧气瓶,这是让他们能在高海拔地区自由呼吸的必要设备。当我们越接近地球大气层的边缘,可获得的氧气就越少,相比之下,海平面的氧气就十分丰富。这只是地球大气层随高度而变化的一个例子。从海平面附近的对流层,到最外部的散逸层,地球大气层的各个层次都有不……
2022-05-05 10:22:16
-
科学界关于饮酒与健康的研究就不曾停止过,似乎每隔一阵子就会蹦出一个新结论。但总的来说,许多研究对饮酒量与健康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统一的。那便是:每一滴酒对健康都有害。例如《柳叶刀》过去一项研究涵盖了2800万饮酒者的研究发现,酒精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安全摄入量”;而世界心脏联盟2022年年初发表的简报中指出,没有安全的饮酒……
2022-05-04 10:00:26
-
端粒是每条染色体末端一个类似“帽子”结构,拥有着重复的非编码序列。这段结构可以保护染色体免受损伤,但是每次细胞分裂,染色体复制时端粒都会变短。而当端粒缩短到一定程度时,染色体稳定性会下降,细胞也逐渐不再分裂,这也被称作“复制性衰老”。而端粒长度也被认为是生物学年龄的关键标志。随着年龄增加,端粒长度很短的衰老细胞也会不断……
2022-04-30 11:10:45
-
北京时间4月2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许多计算机科学家都专注于克服困难的计算问题,但在计算机科学的一个领域中,“困难”是所有都想要获得的优势。这就是密码学的领域,身处其中的人都希望在对手和自己的秘密之间设置难以攻破的障碍。遗憾的是,我们不知道是否存在绝对安全的加密技术。几千年来,人们创造了许多看似不可破解的密码,但最……
2022-04-29 10:39:33
-
亚马逊巨型食鸟蛛体重大,达到170克,体长12-28厘米。北京时间4月2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当人们提及“蛛形纲生物”一词时很可能让人联想到蜘蛛:从房间角落里悄然结网的小蜘蛛,到长着尖牙的毛茸茸怪物——例如神话中的“尸罗”和“阿拉戈克”巨型蜘蛛,它们会在黑暗中跟踪你,然后发动突袭……究竟蛛形纲生物能长多大?地球上最……
2022-04-29 10:08:30
-
北京时间4月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我们的宇宙诞生于大约137亿年前的一次大规模爆炸中,并像一个巨大的气球一样迅速膨胀。简而言之,这就是几乎所有宇宙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都认可的大爆炸理论。支持这一观点的证据是广泛而令人信服的。我们知道,即使是现在,宇宙仍在不断加速膨胀。科学家还发现了大爆炸理论所预言的热力学印记,一种遍……
2022-04-01 11:21:15
-
美国东部时间3月30日,美国计算机协会公布了有“计算机领域诺贝尔奖”之称的2021年度图灵奖获奖者。田纳西大学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系教授JackJ。Dongarra因其对数字算法和库的开创性贡献而摘得这一荣誉。ACM在官网中介绍道,Dongarra通过对线性代数操作的高效数值算法、并行计算编程机制和性能评估工具的贡献,……
2022-04-01 09:36:28
-
在癌症治疗中,常规的化疗方式已经帮助非常多的患者延长生存期,但是化疗仍然有着不小的副作用。由于化学药物会无差别地攻击增殖速度较快的细胞,像健康的毛囊细胞、胃壁细胞都会大面积受损,患者会因此脱发、反胃。为了更加精准地狙击癌细胞,保护健康细胞的生存,科学家也在寻求更好地替代治疗手段,而一类很有潜力的助手竟然是我们平时同样会……
2022-03-30 10:00:21
-
科技日报北京3月28日电它看起来像萤火虫在黑暗中闪烁,慢慢地,越来越多,大块大块地点亮屏幕——这不是关于昆虫的视频,而是对早期宇宙的模拟。大爆炸之后的一段时间,宇宙从一个完全黑暗的地方转变为一个光彩照人的环境。这段令人惊叹的视频是《皇家天文学会月刊》接收的3篇论文中描述的一系列宇宙模拟成果的一部分。该模拟视频由美国哈佛……
2022-03-29 10:40:38
-
北京时间3月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肠道微生物群是一套由人体内成百上千种微生物构成的生态系统。这些微生物会影响我们的健康、生育、甚至寿命。但这些微生物最开始是如何进入我们体内的呢?针对这个问题,近期一项研究揭露了许多关键细节,这些发现对粪便移植和益生菌处方等疗法具有重要意义。人体内的菌群构成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例如……
2022-03-29 10:39:42
-
丰色萧箫发自凹非寺量子位|公众号QbitAI无需植入控制设备,就能远程“操纵”生物大脑?最新发表在Nature子刊上的一项研究,一经登出便冲上热搜:尽管这次的实验对象不是人类而是小鼠,不少网友看过后第一反应还是“太危险了”、“有点反人类”:所以,这真的是一项特别可怕的技术么?事实上,这项研究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使……
2022-03-27 13:32:29
-
在城市中,归属于菌物界的蘑菇并不如植物和动物那样常见,菜市场和超市货架才是蘑菇集中亮相的舞台。然而这些出没于城市菜场的蘑菇大都是外来户,它们或出身于临近县乡的食用菌种植基地,或原生于生态环境良好的山林,采收后被以最快的速度运往城里等待加工和采购。但这并不意味着蘑菇家族的所有成员都没有城市户口,更多时候它们以孢子和菌丝的……
2022-03-27 12:00:24
-
疫情封锁期间,头等大事除了核酸就是买菜。有人半夜12点菜场大战,有人早晨6点激情下单,不为梦想,只为吃菜。更有甚者,吃起了小区绿化带。。。。。。吃野菜因为疫情?确定不是因为吃野菜的季节到了?如果你发现家门的绿化带有点秃了,可能不是植物生长不好,而是某些人来过。不过,千万不要盲目跟着别人挖野菜,如果认不清这些植物就吃,很……
2022-03-25 10:00:22
-
每当有空难发生,事故调查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找到飞机上的“黑匣子”。这个长度半米左右小盒子里保存着飞机失事前最后的信息,是判断事故原因最直接的证据。黑匣子包括两套仪器:一套是飞行数据记录器,能实时记录飞机的飞行参数,飞机的速度、高度、航向、推力、加速度等重要数据都包含在内,记录时间范围是最近的25小时。另一套是驾驶舱……
2022-03-24 21:32:56
-
北京时间3月2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宇航员未来或可在太空中种植和食用经过基因改造的植物、避免因长途太空飞行患病。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近日培育出了一种转基因生菜,能够产生对抗微重力环境中骨密度流失的药物。骨头一直在生长和吸收之间寻找平衡,以此应对受伤或锻炼带来的变化。而在微重力环境中待得过久,这种平衡……
2022-03-24 10:21:19